2025 年春季开学,上海中小学的午餐领域迎来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——AB 制供餐模式全面落地覆盖,这标志着学生 “点餐自由” 的时代正式到来。此次改革意义重大,不仅将 “吃什么” 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,还借助智能化管理、食育课堂等一系列创新举措,致力于打造校园餐饮的 “上海样板”。
AB 制午餐的核心在于差异化搭配。每天,学校会提供 A、B 两套套餐,主荤菜与主食可以灵活组合。比如 A 餐可能是黑椒牛肉饼搭配杂粮饭,B 餐则为茄汁鸡片配荞麦面。而且,菜单会提前两周在线上公布,家长能够协助孩子完成选餐,目前部分学校的线上选餐比例已经达到了 7:3。同时,为了应对学生挑食、不同民族饮食需求以及排队拥堵等问题,各学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。将学生不爱吃的蔬菜,像胡萝卜切碎融入肉饼或汤羹,既减少了浪费,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挑食的问题;设立独立操作区,充分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饮食需求;宝山区某学校还根据选餐数据实时调整档口数量,有效避免了排队拥堵的情况。
食品安全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。为了让家长放心,上海多所学校引入了区块链溯源系统,学生和家长只需扫描餐盒上的二维码,就可以查看食材的来源、检测报告以及厨师信息。闵行区更是推行 “明厨亮灶 + AI 监管” 模式,后厨的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未戴帽、口罩佩戴不规范等行为,并实时推送预警。此外,阴离子残留快检成为开学检查的新项目,确保餐具没有洗涤剂残留;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》作为上海首个区级标准,详细细化了从采购到留样的全流程要求,为校园午餐的安全加上了多重保障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选择权的增加显著减少了食物浪费。静安区某学校推出了 “光盘积分” 制度,学生凭借空餐盘可以兑换德育积分,这些积分可用于班级评优或公益捐赠,实施后该校的剩饭量下降超过 60%。在文化和健康方面,各学校也有不少创新举措。黄浦区一小学利用午餐时间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,每周推出地域小吃品鉴,如陕西肉夹馍、云南过桥米线,让学生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。北京东路小学则将健康饮食纳入课程,通过每周 25 种菜品的搭配,生成营养报告并关联体育训练计划,实现 “吃动平衡”。
湖北大麦云计算有限公司开发的学校订餐系统,学校午晚餐收费小程序,支持自定义餐次,如:早餐、午餐、晚餐、课间餐等等,支持多个餐段合并支付订餐,支持AB餐模式,家长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选餐,也支持普通不选餐菜谱已图文方式展示。满足绝大部分需求。
好用的学校订餐小程序联系电话:18772768263